生命不息 耕耘不止
发布人:宋建春
发布时间:2015-09-08
浏览次数:6180
我是巴东县溪丘湾乡文体服务中心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已经72岁了。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我当了8年民办教师,做过4年乡村医生、两年电影放映员。1982年开始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先后担任平阳坝镇、溪丘湾乡文化站长,2004年4月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回首几十年的文化工作,我总是秉承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致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和发展,在群众文化这块沃土上奉献着、快乐着。
1982年,当我走进人称“清水衙门”的文化站,就立志当好山村里文化事业繁荣的一块基脚石。几十年来,我想为文化工作之所想,急为群众需求之所急,勤奋学习,绞尽脑汁,一心扑在群众文化工作岗位上。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退却。文化站当时条件很差,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没有专项资金,站里选聘的文艺骨干工资没有来源,怎么办?我和同事一道,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边工作边创业,通过照像、做牌匾、炸油炸粑、加工月饼等渠道,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我觉得,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要拼搏、要奋斗,要像一头执着的黄牛辛勤耕耘,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我以站为家,除过年休息几天,几乎天天在站里,没有节假日。我们举办各种培训班,成立平阳文学社、溪流文学社,创作作品一千多件;我们的图书阅览年均开放180天,多次组织送戏下乡和大型文体活动;开展科技服务为农民提供信息,刻印科技资料5000多份;加强文物保护,抢救文化瑰宝收集民间文学400多件;狠抓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把文化站建设得红红火火,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领导说:“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离不开文化站,文化站为农业增收、经济发展帮了大忙!”农民群众说:“文化站是我们求知、求富、求乐的学校!”
当地群众喜欢本土歌舞和戏曲,我就着手组建堂戏、皮影戏演出队。很多老艺人怕背上“封资修”的罪名,拒绝参加。我便多次上门宣传政策,用诚心感动黄大国、黄大明、李友海等一批老艺人出山,收徒传艺,我也拜老艺人为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3年,巴东江北共组建起19支堂戏、皮影戏演出队,有148位艺人参加,各村组建民间花灯表演队168支,三千多人参加演出。他们经常把戏送到村院屋场和临县乡村,累计演出两万八千多场,老百姓看了说:“我们的土戏就是好看,过瘾!”在旅游景区为游客演出,内宾说“土家山寨的文化丰富多彩!”外宾拍手叫“OK”!
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强堂戏、皮影戏艺术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我在非遗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改黑白牛皮影为彩色,独臂成双膀,完善了影形;二是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梳理、改编;三是紧扣主旋律与时俱进编演现代戏;四是把堂戏单一的音乐旋律伴奏改变为多元的合声伴奏,既不离科,保留了原有风格,又丰富了音响色彩。
优秀文化的传承,没有地域、身份界限。我不仅在本地传承堂戏和民间歌舞,还多次应邀到外地辅导。2005年,我到巫山县为邓家乡抢救遗失多年的“踩堂戏”,帮助这个乡建起了重庆市踩堂戏保护基地。2013年,我又到沙洋县三峡移民村传承巴东堂戏和民俗歌舞,让民间文化走出山外。
通过努力,溪丘湾乡文化站被评为全省“一级文化站”,后晋为“特级文化站”、“州级文明单位”;溪丘湾乡被省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巴东堂戏被收录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溪丘湾堂戏表演队被州文联、州民间艺术协会表彰为“优秀表演队”。
2004年退休时,县乡领导在座谈会上说:“老谭确实了不起,他把一穷二白的文化站建得红红火火,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是一位名副其实、德艺双馨的文化干部!”当听到这些赞许之时,我心里却忐忑不安。当时我想,趁现在身体还撑得住,继续为社会作点有益的事,让宝贵的文化财富留给后代。
为深入挖掘整理流传在神农溪流域的乡土文化,我用了六年多时间,步行上万里路,走遍了神农溪流域的山山水水,走访了村村寨寨的众多艺人,写了3000多页稿纸,以致手指起茧变形,眼睛模糊不清,终于搜集整理出山民歌693首,婚嫁歌10种,丧歌113种,堂戏剧目55个。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1年正式出版了《呼唤神农溪》山民歌集、婚丧歌集、堂戏精选三部集子,将近一百万字。
完成这三部集子,我已年近古稀,深觉时不待人,紧接着又到民间挖掘传说故事。不少亲朋好友劝我:“人活古来稀,你为文化工作做了那么多事情,也该歇息歇息了!”这些良言我能够理解,却没有理会,我想要在有生之年,再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三年多来,我又跑遍了巴东江北四个乡镇和江南部分地域的山山水水、村院屋场,东至秭归、兴山,西至鄂渝边界,北至神农架林区,南至恩施州府。写完近2000页稿纸,搜集整理出人物、地方、动物、植物、风俗、生活、诗联、笑话等500多个民间故事,约46万字,今年6月正式出版了《梦唤神农溪——巴东民间故事传说》一书,完成了又一个心愿。
长期从事钟爱的群众文化工作,我是幸福的,但是对家人来说,我却十分愧疚。在父母面前,我不是一个好孝子,父亲辞世为未能送终;在妻子面前,我不是一个好丈夫,老伴患病我无法陪伴;在儿女面前,我不是一个好爸爸,儿子结婚我没有在场。记得是2012年8月份,我还在外面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患哮喘病多年的老伴突然发病,身边没有一个人,第二天邻居发现家里的电灯亮着,就给我打来电话,这才知道,50多年相濡以沫的老伴已经离我而去,临死前没有和我说上一句话。
尽管我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但对于工作,家人的理解给了我信心,领导的肯定给了我勇气,群众的认可给了我鼓励。几十年来,我多次被省、州、县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七届出任县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采访制作了《巴东有个谭绍康》的专题片,在多个频道播放。退休后,我依然担任州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员,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社会职务,先后被授予全县“德艺双馨模范”称号、被评为全州“文化守望之星”、全省优秀文化志愿者。
现在,有这么好的发展形势,有这么好的文化氛围,我一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一如既往地为文化事业发展做点事情,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我也更加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文化生态保护,用先祖的优秀文化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人物档案】谭绍康,1943年4月出生,溪丘湾乡文体服务中心退休干部,现任州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员、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为弘扬和传承巴东土家族民间艺术,谭绍康自2004年退休以来,整理近百万字的《呼唤神农溪》山民歌、婚丧歌、堂戏精选,收集693首民歌和178种婚嫁歌、丧歌、堂戏剧,整理500多个民间故事。2012年,央视制作了《巴东有个谭绍康》专题片,2013年被评为巴东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德艺双馨模范”,2014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湖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