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珞珈山下,活跃着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或关心下一代,或建言献策,或著书立说,或志愿服务……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平凡铸就大爱,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情倾藏族学生,爱心筑起“武汉之家”
“一位78岁的退休老教师,一位54年党龄的老党员,49年情系西藏,36年如一日关爱在汉藏族学生,用自己收入的1/3来从事爱心事业……”一组数字记录了一位平凡老人的不平凡经历,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援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体育部退休老师杨昌林。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十名,到如今的五六百名,就读于武汉高校的藏族学生,生活上几乎都得到过杨昌林家的关爱。36年来,杨昌林家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已有万余人次,一茬又一茬的藏族学生去过那里。他的家被藏族学生誉为“武汉之家”。他被藏族学生亲切地称为“武汉阿爸”。36年来,杨昌林让远离家乡的藏族学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党的温暖、祖国的温暖。
“西藏是我一辈子的牵挂,援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杨昌林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援藏、老教师,杨昌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援西藏,做一名永不退休的“武汉阿爸”。
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广网等集中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他先后获得“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湖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湖北省第四届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等荣誉称号。
在杨昌林老师的感召和影响下,有一大批老同志也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的活动中来。
数十载捐资助学,爱心哺育栋梁才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退休教授侯发亮正在用数十年的坚持去诠释这则格言。
今年80岁的侯发亮是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退休教授,曾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被评为武汉大学“十佳老人”。
1991年,他创建长江巨成加固公司。从2002年开始,侯教授每年捐款2万元,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设立“长江加固奖学金”,用于奖励贫困好学的大学生。10年间,总共有200多名大学生获得奖励。每逢新年之际,他都会专程来到学院参加“长江加固奖学金”的颁奖典礼。他说:“希望同学们能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国的土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即使公司运营出现困难,他也未停止资助。侯教授说:“我在这里上学、毕业、教书,我离不开武汉大学,知识和技术都是武大给我的,我热爱教育事业。”
外语学院的朱虹教授同侯教授一样,从1992年起,连续20余年资助贫困学生。朱教授说:“我看到孩子们有困难就想帮助,有时是一些旧衣服,有时是一点钱。”笔者在8月6日的《长江日报》看到关于武大教授祝岚捐资助学的报道,经过多方打听与核实,才发现原来祝岚就是朱虹教授。她说:“我只是在做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不希望也不愿意出名。”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西南旱灾……武汉大学的老同志们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学生捐资助学。
宣讲政策、建献良策,服务社会促发展
伍新木是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2009年退休后,积极服务社会,成绩斐然。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伍教授被湖北省聘为党代会的宣讲团成员。他不仅应邀到各处宣讲作报告,而且从区域经济的战略高度撰文和借助出席各路“论坛”宣传解读党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政策。他连续七年担任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组织的“理论下乡活动”咨询团总顾问。每年到县市去宣讲十多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把脉。
2014年,他与周运清教授受武汉大学老年协会委托共同负责“完善‘武汉一键通’,建设有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课题调研,撰写的调查报告被武汉市政策咨询委员会主办的《专家建言》登载,引起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华教授就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爱国主义教育的举措等问题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受到高度重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广大老同志关心和牵挂的大事,他们通过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校领导与老同志座谈会等会议和书面报告等形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美丽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结硕果
1992年,萧致治教授从历史学院退休之后,理应颐养天年,可他割舍不下喜爱的学术研究,累计出版著作24种900余万字,发表学术文章250余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70多次。
1996年12月,恰逢香港即将回归,萧教授历时4年完成的《鸦片战争史》(上、下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香港大公报纷纷发表书评,盛赞该书是“经典的鸦片战争史”。“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学著作,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教授说。1997年6月14日晚,中央办公厅受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委托,专门向福建省委打电话索要此书。1997年,《鸦片战争史》获得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和华东地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
萧致治教授认为:“一部近代中国历史,就是中华人民不畏强暴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展开一系列斗争的强大动力”。因此,他退休后更加重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1993年10月,他应原国家教委“中国近现代国情丛书”编委会的邀请,牵头撰写《中华民族魂》。1994年,该书获得团中央、文化部、广电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评选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
萧致治教授退休后著书立说,成果颇丰。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第二届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武汉大学“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武汉大学第二届“十佳老人”等称号。他的事迹被收入2009年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编印的《为党旗增辉,让夕阳更美》之中。
86岁高龄的杨祖陶教授翻译出版黑格尔早期著作《耶拿逻辑》,填补了中国哲学界对黑格尔逻辑学研究与翻译的空白;85岁的哲学专家朱传棨出版《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段德智教授翻印的《神学大全》入选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百岁老人刘绪贻教授精神矍铄、手不释卷,每天坚持用电脑工作10小时,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吴世才、刘基余、毋河海、梅荣正、潘正风、章应霖、黄仁涛、李培元、丁宇明等9人获得湖北省第二届“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老同志们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人。他们只是武汉大学老同志们的缩影,还有许多退休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默默无闻、无私地奉献着。
志愿服务,竭心尽力献爱心
今年的重阳节登高活动中,行走在珞珈山上的人群中有一支红衣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衣服上印着“夕阳红服务队”字样。他们是20几名老同志自发组成的老年志愿者服务队。
61岁的陆迎春是队长,也是发起人之一。空巢老人的困难生活,让陆迎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热心公益的她决心将晚年生活贡献给老年服务事业,组建一支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她的想法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许多老同志的赞许和支持。后勤服务集团老年协会会长张清,积极联络,鼎力相助。慕名而来的志愿者络绎不绝。
现在服务队有了自己的“志愿者之家”和服务专线。每天都有志愿者在办公室轮流值班,接听求助电话,并尽力帮忙解决。91岁的董婆婆独居多年,当志愿者请她记下服务专线的电话号码时,她激动地说:“找到家了,找到家了。”
与夕阳红服务队相似的还有一支名为武汉大学夕阳伴侣的团队。他们是老年志愿者与青年志愿者结对传递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团队。她让老年人从传统意义上的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是老年人发挥余热、释放激情的爱心平台。
“桑榆虽晚,其霞满天,夕阳伴侣,灼灼其华。”今年暑假期间,12位老年大学摄影班、民乐团的老年志愿者和年轻学生一起,作为湖北省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队,冒着酷暑,前往丹江口市关垭村。在福利院里,老年志愿者与老人们聊天谈心,青年志愿者为老人们健康义诊;在村里,民乐团的激情表演欢乐了孩子们和村民,摄影班老伙伴的相机记录下了志愿者和村民同乐的开心时刻。他们来到村里,为村民们拍下了全家福、爷孙情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武汉大学现有离退休老同志8600多人,这些先进典型只是他们的一个缩影。他们退而不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他们克服了年高体弱、行动不便等种种困难,继续追求年轻时的梦想;他们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他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老骥伏枥、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像瑰丽的夕阳一样,照映得珞珈山更加动人,更加美丽!(武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彭若男、徐应荣、张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