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辈子,重阳节到了,我来看看您!祝您老年节快乐!”重阳节前夕,利川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在职干部谭宗美来到离休干部李庆华家中,与老人闲话家常,温情谈心。
这是恩施州创新开展在职干部联系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该州深化在职干部结对联系服务离退休干部内涵,州委老干部局实干力行,以改革创新精神促结对联系机制落地落实,探索推行“1对1、1对N、N对1”联系机制,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努力让全州老干部实现“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敲”出新机制
“您好,最近身体好吗?外出一定记得戴口罩!”2020年的一天,咸丰县委组织部老干股负责人雷开琼在电话里关切地询问退休干部陈国涛。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咸丰县开展“电话敲门”行动,向离退休干部宣传防疫政策及知识,掌握了解离退休老干部思想、学习、生活及身体状况。“‘电话敲门’行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单位都是由老干部工作者联系、服务老干部。离退休干部多的单位,老干部工作推进较慢、服务质量欠缺。”雷开琼说。
结合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老干部工作决策部署,咸丰县通过全县在职干部结对联系全县离退休干部方式,加强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的沟通联系,做实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今年6月,该县出台《在职干部结对联系离退休干部制度》,构建起在职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格局。《制度》要求,各单位、各行业部门、基层组织明确专人落实在职干部联系离退休干部工作,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
重阳节前夕,宣恩县公安局对居住在州内的48名老干部上门走访慰问,对居住在州外的20名老干部,由对接联系在职干部进行电话慰问。宣恩县科经局召开2021年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在职干部与各自联系退休干部面对面交谈,并为退休干部送上慰问贺卡和慰问品。
自在职干部结对联系离退休干部机制实施以来,全州各机关单位纷纷在如何联系好、服务好、关心好老干部,把老干部作用发挥好等问题上“求取真经”,以“1对1、1对N、N对1”结对联系机制,实现职能科室和老干支部联动结对,集众人之力优化服务,力争做到在职干部有参与感、老干部有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州在职干部共与3.7万余名离退休干部实现结对联系。
“打疫苗后伤口别沾水,怕感染。”8月,获悉部分老同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有困难,州委老干局在职干部迅速行动,帮助老干部联系接种点,宣传接种知识和注意事项。该局老干科科长刘兴余陪同结对老干部到接种点接种疫苗并护送回家,临走前不忘叮嘱相关注意事项。据州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州委老干部局迅速启动应急防控服务机制,重点服务防控薄弱环节,电话查询空巢独居、特困离休干部,向他们宣传防控政策、防疫知识等,筑牢疫情防控网。
州委老干部局还通过对全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干部制度和机制,有力推动了在职干部联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落细。“每次联系我的干部来看我,我都感到深受重视和关怀。我们与组织的距离从不遥远。”州审计局退休干部刘祥华感慨。
联出“心”变化
“在职干部联系退休干部机制实行后,我觉得归属感变强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左小平说,联系她的在职干部是她与单位沟通的桥梁。
在职干部联系退休干部机制实行以前,诸多问题困扰着全州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少数老干部退休后放松要求,理论武装“休憩化”;部分老干部年龄偏大、体弱多病、行动困难,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政治教育“真空化”;少数老干部居住在外或随子女出国,基本游离于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之外,思想改造“淡漠化”……结合系列问题,州委老干部局以建党100周年及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一场场报告、一次次座谈、一次次走访,引导全州老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确保老干部政治上不“偏向”、思想上不“掉队”。
今年以来,咸丰县结对干部通过“送学上门”“送书到家”“指尖课堂”等形式,为全县老干部发放各类学习资料6000余份,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党的政策理论和县域经济发展实情动态。“您出门不方便,我们专程请医院专家到您家为您做检查。”建始县人民医院原医学检验科医生杨玉书退休后,因病行动不便。得知情况后,老人的结对干部于拥军、李慧等联系专家上门为老人看诊开药、叮嘱日常注意事项。老人在建始县人民医院住院,医院负责人带队到病房慰问,结对联系干部时常去病房探望。“结对联系让我们成为亲人,我觉得很幸福。感谢你们!感谢党!”病床上的杨玉书握着于拥军的手,热泪盈眶。
“通过在职干部常态联系服务离退休干部,想方设法解决老同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州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说,各单位通过走访探望、电话信函、询问家属等方式,建立老干部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健康状况、主要需求、余热发挥等台账,有的放矢做好政策宣讲,做实精准服务,解决老干部“急难愁盼”等问题。
在职干部们秉承“老同志的事不是小事”的原则,从智能手机常规操作到教会老干部们使用社交软件,从防疫期间殷殷叮嘱到安排老干部体检并往返接送……琐碎小事的背后,是他们的赤子之心。坚持重大节日普遍访、特殊困难必须访、生病住院及时访、异地居住定期访,全州广大在职干部通过一次次走访,一次次问候,不仅让老同志在嘘寒问暖中感受组织关怀,也让“联系工作”联出了“心”变化。
发挥“星”力量
“这是退休干部田开林出版的书。老同志退休后先后前往国家档案馆、广州虎门等地实地求证,出版《陈连升传》,丰富了我州民族英雄史料记载。”10月9日,记者一边翻看《陈连升传》,一边聆听州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行结对联系机制的同时,全州各机关单位不忘发挥老干部在政治、经验、威望方面的优势,引导离退休干部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砖添瓦,鼓励他们继续当好党情政情“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参谋员”、志愿服务“战斗员”。“在职干部联系离退休老干部机制打破了新老干部的相处障碍,不仅让老同志备感尊重和温暖,也有助于发挥离退休老干部‘传帮带’作用。”刘兴余说。
咸丰县朝阳寺镇退休干部陈文彪退休返乡后,得知鸡鸣坝村小组道路硬化资金不足,他自掏腰包拿出8万元,又发动乡亲们累计筹资12万元,投入小组路建设,泥巴路变成坦途。州委办退休干部廖德根通过出版恩施旅游文化专著、创建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不遗余力宣传、推介恩施。州公路局退休干部沈波得知养护管理科在恩施州“三年消危”工作中面临困难,主动建言献策,亲临现场了解桥梁病害情况,在技术方案审查会上多次担任专家组组长,充分发挥 “传帮带”作用,对“徒弟们”“一带一”指导,为全州国省道“三年消危”工作在技术方案合理选择和节约成本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夕阳正红,余热生辉。10月,50名离退休干部获全州“风范长者”称号。
思路一变天地宽。恩施州创新探索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推动人员力量从“各自为战”向“共同奋战”转变,服务工作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释放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效应。全州老干部挥洒余热,实现从“想干点事”向“能干点事”转变,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和组织没有忘记我”的深情回馈和“余热未尽献 老骥不偷闲”的高尚品格。(恩施州委老干部局供稿)
中组部老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离退休干部工作”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湖北老干部”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官方客户端
“湖北老干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