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发风采
杨斌庆:走进新随州
发布人:杨斌庆 发布时间:2019-06-28 浏览次数:25767

 

        五月中旬,我们离退休老同志到随州市去参观学习,使我们倍感关怀很受教育。由于我本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随州工作,更能感觉到随州在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和进步。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随县三里岗担任公社书记。当地老百姓零星种植一些香菇、提篮小卖,我曾为交易市场书写过“香菇街”一直挂在三里岗镇上。这次到随一看,香菇竟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产业。随州香菇从基地生产——市场交易——精选加工——出口创汇——线上销售,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随州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中国香菇之乡”,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食用菌出口基地”,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仅香菇出口一项就创汇6亿美元!

        我参观了“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主营香菇的研发、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香菇出口创汇1.5亿美元。该公司董事长雷于国先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重点宣传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倡和推荐的“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饮食结构,多吃香菇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消食、去脂、降压、抑癌等功效,希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广为接受。

        随州的专用汽车是我们参观的又一亮点。

        我们穿过的季梁大道是随州市重要的汽车走廊。你想象不到的是随州全市竟有专用汽车产业规模以上的企业140家!还有一个数字使你更吃惊:随州专用汽车种类可生产8大类近6000个专用汽车品种,占全国专汽品总量的80%,是全国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专用汽车产业基地,是“中国专汽之都”。随州市专用汽车形成了年产20万辆、底盘10万台、车身10万辆、铸造件100万吨、车轮1000万只的生产能力,占全国专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中,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1.2万辆,居全国第三,危化品罐式车1万辆,占全国50%,产品出口覆盖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3亿美元。

随州打造的随州国际汽车商贸城,现已成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汽车产业的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以汽车为载体的多功能大型综合性随州国际商贸中心。

        我们从香菇产业、专用汽车产业的至深感受中,认识到随州着力建设产业新城的巨大成就。接下来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又认识到随州建设文旅名城同样了不起!

        在随州历山镇九龙山下、厥水河畔,高大神圣的炎帝神农像巍然屹立。农历4月26日是炎帝神农的生辰之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0年。寻根节已经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随州神农祭奠”已经成为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名的文化品牌还有1978年出土的青铜器编钟。2400年前的青铜器编钟气势宏伟、音域宽广、音质纯正,能演奏出动听的中外名曲。它的出土震惊了世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国家级文物。

        随州大洪山也是一座国家名山,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们登上的大洪山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天然氧吧,素有“华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美誉。山峰上所盖的金顶古朴典雅,十分壮观!

        我们还参观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银杏群落——洛阳千年银杏谷、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投资5亿元占地一千亩的文化公园,等等。

        随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奋力打造旅游景点,认真建设文旅名城和生态绿城,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各地来随参观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赞口不绝。随州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对随州的回忆对比,随州确实翻开了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走进随州,就是走进一个古老而美丽神奇的随州;走进随州,就是走进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随州!

 

                                                                              (作者:省政协原副主席 杨斌庆)

关闭